北京城市副中心图书馆项目近日完成封顶,144片“银杏叶”组成的“森林伞盖”已经成型。记者从建设方中铁建工集团了解到,昨天下午,外立面首块高15.33米、宽2.63米、重量超过11.5吨的超大玻璃幕墙开始吊装,整个项目将安装276块,提升图书馆采光能力,建设“透明书苑”。
城市副中心图书馆项目部技术部技术员王佳乐介绍,外立面采用超大玻璃幕墙,不仅是为了使图书馆造型新颖、个性鲜明,更为了最大限度提升采光能力。
城市副中心图书馆使用的超大玻璃幕墙,无论从外形还是受力体系上,都属国内首创,在国际上也无先例。超大玻璃幕墙运输到施工现场时,更要拆除围挡,确保入场安全。在正式安装前,项目部已多次展开专家论证,多次进行安全施工系数测试,以确保运输、存放精准安全。除了运输、存放难度大,安装玻璃的打胶过程需要在封闭场所中进行。因此,项目部定制了一个巨大的无尘箱体辅助施工。玻璃吊装就位后,工人将在箱体内给玻璃打胶。
“这种超大玻璃幕墙,采用了全新的加工工艺,每块大玻璃厚度13.3厘米,实际上是由7层玻璃粘合而成,每层中间还要加入胶片,提升整块大玻璃的强度。”王佳乐说,厂家需要两个月时间才能制作完成。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工程应用这种超大玻璃幕墙后,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内厂家的玻璃加工能力。
依据效果图,这座“森林书苑”内部将呈现“山谷门厅”的景致。在南北大门之间,有一条蜿蜒的主通道,两侧的区域形似山坡上的梯田,每一层都可供市民阅读休闲,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森林环抱的山谷之中。图书馆外,就是城市绿心森林公园。超大玻璃幕墙的存在,能够让读者在图书馆任意一个公共区域,都能看到外面的园林绿化景观,享受“临山间于树下”的阅读体验。
城市副中心图书馆设有古籍文献馆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、开架阅览区、智慧书库、报告厅等功能分区,日接待量约为5000至8000人次,计划于2022年12月底竣工验收。该项目建筑面积约7.5万平方米,地上三层,地下一层,建筑高度22.3米,为现代大型省级公共图书馆。其核心功能将由传统的藏阅功能向藏借阅一体化、多媒体体验、素质培训等功能拓展。未来将与首都图书馆功能互补,成为立足城市副中心、辐射京津冀的实体智库和现代化的复合型图书馆。
-
1天猫国际双11全面升级内容生态 中国市场给全球品牌带来稳稳的信心
-
2国有大银行秋季校招扩编 金融科技相关专业人才受到青睐
-
3“宅经济”的消费新习惯影响下 中国直播营销呈集聚式飞速发展
-
4澳门总体失业率微升至2.7% 本地居民失业率为3.8%
-
5媒体曝光西安民宿市场问题 这些问题在民宿行业几乎广泛存在
-
6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正成为一部分年轻人的职业新选择
-
7破解保险理赔痛点 共同促进行业健康良性发展
-
8香港贸发局疫情下缔造商机 通过网上平台联系全球影视娱乐业界
-
9京东回应取消底薪 预计会释放出超过10000个岗位给到社会
-
10网易裁员事件已与前员工达成和解 改进进度与结果予以公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