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从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获悉,针对2021年一季度区域整体排放强度大,外来沙尘影响等不利形势,北京市大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2021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落实。
一季度,北京市细颗粒物(PM2.5)累计浓度为60微克/立方米;“十四五”时期,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增至37个,一季度Ⅰ-Ⅲ类断面20个、劣V类断面1个;全市土壤环境状况总体良好。
累计淘汰国三汽油车7.3万辆
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表示,北京市推进机动车(机械)低排化。累计淘汰国三汽油车7.3万辆。累计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6.5万台,发布本市提前实施国四非道路机械排放标准通告。印发实施2021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,综合施策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。
随着施工高峰期的来临,北京市启动施工安全环保月、专项执法月行动,严厉查处、曝光扬尘违法行为。疏堵结合,加强工地扬尘视频监控,通报批评扬尘治理不达标企业57家,对问题较为严重的7家企业停止在京投标资格60天;开展季节性裸地治理,推广因地制宜种植冬小麦或采取秸秆覆盖、留茬等措施覆盖裸露农田。
推进考核断面消除劣V类工作
据介绍,北京市河长办出台《北京市小微水体整治管护工作标准规范指导意见》,进一步明确小微水体整治管护标准。深入推进全市考核断面消除劣V类工作,明确“一河一策”要求。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,加快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。
为深入推进流域协作。密云水库上游流域“两市三区”(张家口市、承德市,密云区、怀柔区、延庆区)共同制定2021年联建联防联治实施方案,联手组成“保水共同体”。通州区与河北廊坊市建立生态环保、水务四方联动机制,及时跟踪分析潮白河水质变化情况。
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立法研究
此外,北京市还严格农用地、建设用地管控。持续完善耕地分类管理制度,抢抓春耕备耕关键时节,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,减少源头污染。制定本年度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,动态更新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,加强建设用地环境风险管控。
为强化立法调研和执法监管,北京市还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立法研究、现场调研。扩大遥感监管范围,深化“遥感监测+现场核查”天地一体化监管。(陈杭)
-
1东航云南公司恢复执行昆明-柬埔寨金边往返航线 保障广大旅客顺利出行
-
2天猫国际双11全面升级内容生态 中国市场给全球品牌带来稳稳的信心
-
3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推迟至下半年一并组织
-
4广西打造“一站式”服务平台 营造公平、稳定、高效、便捷的投资环境
-
5广州海关关区化妆品出口增长明显 “减证便企”成效显著
-
6海南自由贸易港举办境外发债首次专题宣讲会 推动跨境证券投融资便利化
-
7制度创新让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坚持从创新中寻找活力
-
8五部门规范教育收费 促进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
-
9文化和旅游部新规将促进在线旅游规范经营 重点规范不合理低价游
-
10中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78.12亿元 应对外部挑战和严守风险底线相结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