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汛以来,先后几轮暴雨,和穿插其间的各种“散装雨”,下得魔都的小伙伴们都没了脾气。
问世间“晴”为何物,梅雨季里晾不干衣裤~
不过好在,明天,上海的天气预报是“多云”,是的!没有“雨”,各种大雨小雨雷阵雨都没有,就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多云,对于黄梅天来说这是多么难得啊~
不仅如此,周三、周四也是阴到多云天气为主,雨水“散装”,阳光也会不时上线。
不过这并不代表立刻就要出梅了,因为周后期随着雨带北抬,又要下雨咯!
明天最高30℃的多云天上线今天,上海的早高峰再次受到梅雨的袭扰。
上海中心气象台先后发布了雷电黄色预警和大风蓝色预警。崇明和宝山等地甚至出现了暴雨,但是早高峰已结束,雨就小了。
白天不时会洒落一阵雨,时而可以不撑伞,时而不得不撑伞,但时间都不太长。
中心城区徐家汇站全天最高气温28.2℃,虽然不算高,但因为湿度大,所以也有点儿“齁”。
今天夜里阴有时有阵雨或雷雨,南部地区雨量中等,
上海中心气象台预计,下半夜转阴到多云;偏西风4-5级阵风6级,沿江沿海地区和江河湖面5级阵风6-7级,上半夜转西北风4-5级。
明天风力进一步减小,偏北风3-4级。
明天是难得的多云好天气,气温在22-30℃,请抓紧时间洗晒!
受梅雨带南北摆动影响,本周仍以时阴时雨天气为主。
明天之后,
周三至周四“梅姑娘”脾气有所收敛,以阴到多云天气为主,雨水变得“散装”,
期间阳光也会时不时上线。
周后期随着雨带北抬,又将有次降水过程。
值得注意的是,
周后期最高气温多在30℃以上。
未来一段时间的最高气温稳中有升,
到时候,潮湿闷热体感又将上线,记得做好除湿降温呀~
雨带南北摆动的“背后操盘手”关心天气预报的小伙伴,今年黄梅天里一定看到过本市处于“雨带边缘”“雨带北侧”“雨带南侧”等等说法。比如未来24小时,主雨带就基本在上海的南边。
中国气象局科普,汛期降雨的时候,观察降雨分布图,很容易发现呈明显的带状分布。雨水似乎遵循着什么规律的指引,总是形成一条连绵不绝的雨带。
神奇的是,雨带还会上下移动,而“有形”的雨带,勾勒出的是一个常年影响我国天气的巨无霸——副热带高压——轮廓的一部分。
是的,没错,副热带高压这个夏季“大BOSS”,很多天气现象都和它有关,高温、梅雨、台风走向等等,背后都离不开它的“操盘”。
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,全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。副热带高压内部盛行下沉气流,空气干燥炎热,如同一个“大蒸笼扣”在地表上。但在副热带高压的边缘地区,形势却大不相同。
所谓物极必反,副热带高压的边缘与内部不同,盛行上升气流,这是形成降雨的必要条件之一。
连续6天以上无雨才有望出梅自6月9日入梅以来,上海梅雨季已超过20天,而常年平均梅雨期长度也就23天,这是否意味着快要出梅了?
其实,目前没有研究表明入梅时间会对出梅时间有明确的指示意义。由此可见,入梅早晚和出梅早晚没有必然联系。
气象专家介绍,判断是否出梅,需要参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、日平均气温、日最高气温、降水等情况。具体,有一种“1+2”的标准。
首先,要观察位于东经120°至东经130°的副热带高压脊线,看其是否北跳至北纬26°或更北;满足这一前提后,再倒追前几天的温度和下雨情况,如果连续6天以上无雨,且日均气温不低于27℃、最高温度不低于30℃,可以判断这6天里的最后1天基本出梅。
-
1减少自助餐浪费别忘管好后厨 通过少量多次的方式来准备食物
-
2六成白领遭遇过职场PUA 关系落差忽视平等
-
32020年5月1日新规将实施 加大违法行为惩戒力度
-
4退役军人待遇最新政策目录清单 待遇政策越来越完善
-
5从走街串巷回收废品到进入社区分拣垃圾 走近垃圾分类指导员的日常
-
6韩国520所学校停课 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聚会
-
7中国民航稳健恢复 8月国内航空客运共完成4535.1万人次
-
82020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.6% 增速较7月份加快0.8个百分点
-
9蘑菇街回应裁员 优化掉部分非强相关业务
-
10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河北固安设置跨省城市航站楼 直线距离约10公里